本文从设计者的角度出发,阐述了价值观如何影响产品的设计和决策。作者分享了自己信奉的产品设计原则,包括以用户为本、贵在求真和去繁还简,这些原则不仅体现了作者的产品价值观,也是其面临选择时的标尺。
这几年来,iPhone、小米等手机是大众接触最多的产品,大家会对这些不同的产品产生不同的印象,比如iPhone更高端,小米更大众化,比如iPhone更有设计感,小米的功能更多。
今天我们要回到产品设计者的视角来看看,他们做出来的产品和背后的价值观之间的关系。
一、产品与价值观是什么样的关系?
我们常常说:语言是一个人思想的载体,那么产品就是产品设计者们价值观的载体。
简单说,价值观就是一个人的行为准则,它会影响一个人的选择与判断。
而做产品,就是一个不断选择与判断的过程。
大到产品的规划,比如产品的用户群是谁?产品要为他们解决什么问题?产品要区别于其他同类产品,选择什么差异化?
中到产品的功能设计,比如这么多需求要满足,优先满足哪些?市面上的同类产品都加入了短视频模块,我们也要这样做吗?
小到产品的设计细节,产品登录页,选择什么调性?功能很多时,选择显示哪些?隐藏哪些?
关于产品设计,我们还可以列一大堆,产品同行一看就知道豆芽君在说什么?其他读者朋友,我相信只要你喜欢体验新产品,你也知道我在说什么哈。
谈产品,还是需要有点基础门槛。
前面我们提到价值观会影响一个人的选择与判断。产品设计者对产品的选择,就是他们价值观的呈现。
接下来豆芽君要介绍自己信奉的几个基本的产品设计原则,这也可以理解为我的产品价值观。
二、以用户为本
在这边特别想说的是2B的产品,也该以用户为本了。
大家对淘宝、微信、抖音这些2C的产品都很熟悉,我们既是产品的用户,又是买单人。所以这些产品真的把我们当成像上帝一样来对待(此处先不聊价格歧视等话题哈)。
但多数的2B产品,它们的用户和买单人是两拨人。用户是一个个具体工作岗位的人,买单人是项目发起人、老板这类管理决策层。
这时产品设计者们就要考虑自己的产品到底应该为谁而服务?谁的需求的优先级更高?当他们的需求出现冲突时,应该听谁的?这也导致了很多2B产品光有功能,很不讲究用户体验。
到这里,我们一定不是为了搞对立,让这个问题无解。而是要往下再深挖一层,去找到平衡点。
项目发起人、老板们购买产品是为了他们自己用吗?还是要让下属们来用,进而提升公司的工作效率?答案很明显是后者。既然是为了给下属们用?好不好用?用得效果如何?应该主要由谁来评价?这个答案也就很清晰了。
想清楚这两个问题,产品设计者们就不会太纠结,因为我们提供的产品,本质是通过服务于具体的用户,进而为买单人所在的组织创造价值。如果具体的用户都不愿意用了,还有啥价值可言?
好,到了这里,就要谈一个更细的问题?我们愿意使用什么样的产品?这个话题立马就聚焦了,对吧?
所有的服务提供者,都在说一句话:客户是上帝。这句话挺夸张,且只说了一半。但底子里是对的,要让客户感到被尊重。
这时我们要说的【以用户为本】这个价值观就派上用场了。
产品设计者们如果时时心中都有一个假想的用户群,每次选择时都和心中的用户对话,这群人是否需要?是否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?那么设计者做出来的产品,一定至少在他自己那边是自洽的。他很清楚每个功能解决了谁的问题?他也知道当矛盾时,要适当牺牲谁的利益,但它能为整个组织带来更大的价值。
谈【以用户为本的设计】是想和产品同行们共勉,我们不能只盯着买单人,要站到更高的视角去想想,最终的目标是什么?只是为了快速成单?还是为了看到我们的产品真的一直在被使用?
三、贵在求真
真实在我们当前的社会环境是最缺的一样东西。这往往也体现在产品设计上。
很多2B的产品,用户担心自己后补数据被发现,担心做错的数据痕迹被发现,会提出希望系统可以开发一些特殊的功能,让他们可以处理掉这些数据。
这时作为产品设计者,你会怎么处理?是为了赢得用户的满意,去开发这样的功能?还是坚守数据就是【凡走过必留下痕迹】的原则,不能轻易抹掉系统发生的数据呢?
是不是又到了艰难抉择的时候了?豆芽君先抛结论:系统应反映真实情况。
我们对用户提出的问题来分析下,如果是数据后补,那么完全可以通过系统使用规范来解决该问题,比如凡是提货,必须得通过系统打出提货申请单,通过这类制度就能避免后补的问题;如果是用户操作错误,系统要提供的是红冲、取消再做单这类的功能,这样一方面可以把数据修改正确,另一方面原来错在哪里也可以反查。
这时可能还是有用户会提出,我就想要错误的数据不要留痕啊!这时产品设计者要敢于站在更高的视角来回答这个问题,如果开发了这样的功能,会带来大家使用系统更粗心(反正都有去痕功能),会给下游部门的数据使用带来困惑(前面看到的数是100,怎么突然变成120),综合来看,我们不做去痕这样的功能是更合适的选择。
这个世界应该呈现真相,人们才能根据表象去做更正确的选择,采取更正确的行动。一旦真相被掩盖,我们只会离目标越来越远。
四、去繁还简
好的产品有个共性:清晰、简洁。而多数的产品都是功能的堆砌,找个功能都费劲。它们的区别,背后的原因是什么?
这里一定有我们要说的价值观之别。好的产品它们有清晰的用户群、清晰的目标、清晰的设计路线。而多数的产品只一味迎合所谓的市场、用户说、别人都有什么?结果成为大杂烩,没有自己的主线,东一榔头西一棒。
回到用户这一端,问你个问题,拿微信这么大众化的产品来说,你常用的功能有哪些?有哪些功能,你用都没用过?听都没听过?微信做得好,就是它能区分大众用户和高级用户,它做好了显示与隐藏,大众用户不会看到一堆管理功能,造成费解。
从用户的角度,一定是排斥费解、接纳简洁的。费解,意味着更高的学习成本,意味着更多的使用成本。
不知道你有没对比过两样东西,一样是第一眼就让你感到简洁,你知道它主要用来做什么,在你完成主要任务的过程,你又能发现它的很多小细节、旁支功能,进而激发你继续去研究、发现它更多的隐藏功能。在这个过程中,你就像在了解一位朋友。
另一样是你第一眼看到它,就感到不知所措,不知从哪里开始下手。你只能按照自己头脑的经验,一个个地方去找。想完成一个任务,做完一步操作,也不知道还有哪些步骤待完成。随处可见散落着一堆功能、按钮,你恨不得完成任务后,再也不打开它。它就像那些电视购物广告,恨不得把自己的108个好处、功能、组成都露骨地炫技一遍。但多数人刚打开这类节目,就直接跳过了。
相信用心的人,一定有过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体验,你觉得哪样东西让你感到更舒服,更有高级感?
今天我们从以用户为中心这样的设计之道,贵在求真这样的设计理念,简洁设计这样的设计方法,来谈豆芽君认为的产品价值观。
这些东西看上去很虚,没有拿来就用的即时满足感,但它们却是我们每一次面临选择时,心中的那把标尺。
从事任何一项事业,我们都有必要在自己的心中立下标尺。这样,我们做出的每件产品,都有我们的影子。